呼包鄂乌巴五地艺术家联手秀绝活, 5月19日,呼包鄂乌巴区域文化联动非遗精品剧(节)目展演在包头金街举行,五盟市艺术工作者联手秀绝活,为游客带来一场文艺盛宴。在包头金街,马头琴表演《万马奔腾》、二人台对唱《打樱桃》、漫瀚调《黄河情》等极具地方特色的10余项节目轮番登场,现场观众感受非遗文化独特魅力。现场,来自包头市莫尼乌拉艺术团的演员们还带来《牧人心向共产党》走秀节目,展示了一针一线非遗手工缝制的蒙古旗袍,激活非遗当代价值的创新实践。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牧骑演员带来的二人台对唱,更是让传统曲目重获青春血脉。本次活动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和巴彦淖尔市五地文化旅游部门联合主办,是“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通过传统音乐、戏剧、曲艺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竞技,更好展示我区非遗文化艺术魅力,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入选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 内蒙古唯一!, 在日前闭幕的以“打造文旅新品牌 满足消费新需要”为主题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系列活动上,《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2025》正式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入选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在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评选中,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作为内蒙古唯一上榜的市辖区,位列第92位。报告指出,市辖区以占全国约6%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超40%的常住人口和60%以上的旅游消费市场。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总收入对区域GDP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东部地区更是达到12%以上。2020年以来,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以市辖区为核心分析单元,连续6年通过《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这一重要载体持续追踪中国市辖区旅游业在政策驱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维变革下的发展脉络,从旅游综合实力、旅游发展潜力两个方向科学、全面、客观分析评价我国市辖区旅游发展状况和水平。
“京蒙协奏・春游北疆”2025兴安盟文化旅游(北京)推介会成功举办——共奏协作新乐章,共绘文旅新画卷, 3月24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房山区、丰台区等四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以及兴安盟3旗1县2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兴安盟文化旅游协会联合承办的“京蒙协奏・春游北疆——2025兴安盟文化旅游(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市成功举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海淀区、房山区、丰台区、东城区文旅局的领导,兴安盟行政公署、文化旅游体育局、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相关单位领导齐聚本次活动现场。同时,来自北京市和兴安盟的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协会代表,以及中国旅游报、兴安盟融媒体中心等媒体代表,约200位嘉宾汇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是一场“京蒙同心”的双向奔赴,也是一次“春约北疆”的热情邀约。作为京蒙对口协作重要文旅盛事,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北疆文旅新图景,为首都市民献上了一份“诗与远方”的春日邀约。“花式”推介 共赴春日邀约本次推介会创新升级了推介形式与推介内容,从表演到品鉴,从推介到体验,从政策到互动,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旅游享受。活动伊始,马头琴齐奏、呼麦及优美的舞蹈表演率先点燃现场氛围,兴安盟文旅宣传片《梦里见 盟里见》以震撼视觉呈现兴安盟壮美风光与独特人文,让在场嘉宾仿若置身北疆盛景之中。旅游产品的一次全方位推荐推介环节,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刘婷婷以兴安盟的“美好”为引,重点推介了兴安盟的“好产品”、“好政策”、“好商机”。兴安盟“美”在自然风光、“美”在文化多元、“美”在产品丰富,从壮美风光到多彩文化,从多样产品到诱人美食,从贴心政策到无限商机,诚邀广大游客从北京出发,奔赴兴安盟,开启一场难忘的文旅盛宴,共寻发展新契机。在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介环节,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旅游公司副总经理武慧鹏重点展示了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特色资源,带领现场嘉宾共赴一场梦幻阿尔山的“云游之旅”。北疆文化的一次沉浸式秀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介会将北疆风情文化秀演搬到活动现场,蒙古族长调、呼麦、科尔沁民歌、顶碗舞等国家级非遗展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北疆文化的深厚内涵,完成了一次北疆文化与首都北京的时空对话,充分展现了兴安盟“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魅力。好物进京的一次具象化宣推活动现场,兴安好物好礼展示、美食品鉴、乌兰牧骑小剧场等互动体验同步开展。特色好物精致新奇,美食飘香四溢,乌兰牧骑小剧场表演精彩不断,让嘉宾和游客沉浸式领略兴安盟文旅独特魅力,收获一致好评。推介会期间,由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疆文化神州行 兴安好物进北京”——兴安盟乌兰牧骑“文旅+百业”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北京东城区启动。演出小分队先后走进新世界百货、崇文门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通过民族风情展演、文旅资源推介、特色商品展等形式,向首都市民全方位展示兴安盟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与优质产品,搭建两地文旅互动、商贸合作的桥梁。文旅项目的一次点对点招商京蒙协作新蓝图,文旅先行拓未来。“京蒙协作 京彩未来”文旅合作签约仪式是本次活动的重磅环节。此次签约覆盖研学旅游、低空飞行、自驾旅游、旅游专列、品牌跨界、客源互送等8大板块,签署了13项文旅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协议的达成是京蒙两地文旅合作从理念共识迈向实践深耕的关键一步,为双方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也为兴安盟文旅发展带来了更多资源与机遇。会上,“京蒙协奏・筑梦北疆”北京市&兴安盟文旅协作联盟启动仪式盛大举行,来自京蒙两地4区3旗2市1县的文化和旅游部门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联盟的成立是京蒙对口支援的新起点,也是京蒙文旅协作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未来,联盟将深度整合两地优势资源,在文旅项目开发、旅游专列开设、宣传媒体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携手开启京蒙文旅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本次活动还特别举行了企业座谈会,文旅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及行业协会代表一对一深度对接、高效沟通,聚焦产业链协同,探索文旅协作新模式,现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京蒙文旅协作从“资源互补”迈向“产业链协同”的新发展。京蒙携手 共话“京”彩未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杨连霞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两地文旅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成果丰硕。本次旅游推介会是深化京蒙文旅合作的重要举措,希望两地文旅企业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表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京蒙文旅协作,为两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共同书写京蒙协作新篇章。兴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长孙书涛在会上发表致辞,他提出“京蒙一家亲”,期待与北京市在市场开拓、品牌共育上结出更多硕果,也期待与北京文旅企业、投资机构深化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民宿、冰雪经济、文化创意等新业态,让兴安盟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京津冀的“后花园”、共赢发展的“聚宝盆”。京蒙协作搭桥梁,共筑北疆新梦想。近年来,在北京市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两地从客源互送到资源共享,从联合营销到品牌共建,从人才交流到模式分享,从赛事联动到智慧共建,不断突破边界,强势开拓深度协作路径,全力创新合作模式。此次推介会地成功举办,全方位展示了兴安盟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也为京蒙文旅协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相信在未来,京蒙两地共奏协作新乐章,共绘文旅新画卷!
促进港澳学生内地游学协作组”内蒙古游学考察团走进乌兰察布, 2月28日,“你好!中国”冬季入境旅游推广活动暨“促进港澳学生内地游学协作组”内蒙古游学考察团抵达乌兰察布,开启了丰富多彩的行程,深入领略这座城市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考察团首先来到乌兰察布火山地质公园。这里拥有形态各异的火山遗迹,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成员们穿梭在火山脚下,聆听专业讲解员介绍火山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了解这些独特地质景观背后的科学知识。面对壮观的火山地貌,来自香港的一位校长感叹道:“这样震撼的自然景观,对于港澳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能让他们更加了解祖国广袤大地上丰富的地质资源。”随后,考察团前往大河湾滑雪场。洁白的雪道在阳光下闪耀,滑雪场内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对于来自南方的港澳考察团成员来说,这是一次新奇的体验。一位澳门旅行商表示:“在大河湾滑雪场,我看到了乌兰察布发展冰雪旅游的巨大潜力,回去后一定要将这里推荐给更多港澳游客。”最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章仿秋主持召开总结会议,听取考察团对呼包鄂乌四地研学旅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次活动由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港澳事务办公室共同举办,邀请了港澳校长会、游学机构、航空公司、旅行商等23人来到内蒙古,先后走进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展开为期8天的考察。此次考察团在乌兰察布的行程,不仅让港澳地区的校长会、游学机构、航空公司、旅行商等深入了解了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更为后续推动港澳青少年来此游学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望进一步促进内蒙古与港澳在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入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百万青年看祖国”系列活动中,让更多港澳青少年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多元文化。近年来,乌兰察布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222家可开展研学旅游业务的机构和场所,已形成10条特色研学旅游路线,包括以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贺龙革命活动旧址和绥蒙革命纪念园为主的红色研学路线;以乌兰哈达火山草原、辉腾锡勒草原、格根塔拉草原为主的自然生态类研学路线;以鸿茅药酒文化馆、熏鸡博物馆、丰镇月饼产业园为主的非遗民俗类研学路线;以红崖台地、金石山冰川石林地质公园为主的地质考古研学路线等。仅2024年,乌兰察布市接待的研学游客已超过40万人次。
包钢调研呼和浩特市文旅产业发展和“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保障工作, 4月3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调研呼和浩特市文旅产业发展和“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保障工作。包钢先后来到圣水梁、敕勒川草原、奎素村、西乌素图村、大黑河沿岸,详细了解文旅业态提升、游客接待、活动策划、安全保障等情况,并鼓励企业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以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包钢说,“五一”期间,跨省游、本地游将迎来高峰。要围绕“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布局,充分挖掘首府特色文旅资源,持续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丰富民俗体验、风景旅拍等文旅业态,策划一批露营季、音乐美食节、健步骑行等系列文旅活动,让人气聚起来、商业活起来、消费火起来。要绷紧安全这根弦,紧盯人员密集场所及群众性文旅活动,抓实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做好交通保障,强化市场监管,既守住“烟火气”,也织密“安全网”,让大家更好感受草原都市的独特魅力,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包钢还实地了解了呼和浩特市新成立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开展情况。他说,要创新工作机制,做好文物的保护、挖掘和价值阐释,用更多鲜活的文物讲好北疆文化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昆,市委常委、秘书长曹志参加。
文旅融合书香浓,全民阅读嘉年华启幕!, 4月20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歌游内蒙古——“深化全民阅读 书香直达基层”阅读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暨兴安盟全民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兴安盟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歌游内蒙古--“深化全民阅读 书香直达基层”阅读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暨兴安盟全民阅读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了2025年“阅读北疆”全区全民阅读计划,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宣读了全民阅读倡议书,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图书馆)向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4个图书馆)赠送5000册图书。各盟市图书馆馆长同读一本书、红色故事分享、歌舞表演等环节,展现了阅读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向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赠送图书5000册各盟市馆长同读一本书活动现场设置的红色书籍展、摄影作品展和非遗、文创产品展等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了内蒙古的文化底蕴。此外,同步开展的室外图书嘉年华,创新推出的“以书为翼 扬帆起航”图书护照打卡、“书海拾贝 共享墨香”图书漂流、图书跳蚤集市等趣味活动区域深受市民朋友的喜爱,让大人和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魅力,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实现“文旅融合更宜读”。市民购买文创产品现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 “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新融合‘文化+旅游+体育’模式,通过‘书香兴安’建设助推北疆文化品牌打造、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全民阅读良好氛围,推动‘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忠海说。跳蚤市场生意火爆制作书签体验活字印刷DIY风筝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兴安盟图书馆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兴安书院。
“北疆文化神州行——2025鄂尔多斯乌兰牧骑优秀节目全国巡演”在北京启幕, 5月13日,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办,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各旗区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北疆文化神州行——2025鄂尔多斯乌兰牧骑优秀节目全国巡演”在北京保利剧院正式启幕。此次巡演精选了鄂尔多斯市6支乌兰牧骑的12个优秀节目,以“各族儿女心手相牵”为创意主线,用歌舞交织出民族团结的幸福画卷。红色文艺轻骑兵再踏征程 书写新时代文化答卷作为“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本次巡演以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为载体,创新演绎鄂尔多斯独特文化基因。演出阵容汇聚鄂尔多斯市及五个旗县级乌兰牧骑的百余名演职人员,通过歌舞、器乐表演等多元形式,将草原儿女的家国情怀与新时代发展脉搏深度融合。歌舞《幸福赞歌》作为开场节目惊艳亮相,以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艺术底色,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恢宏而深情的基调。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早在2005年便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宛如草原上自由飘荡的云朵,悠扬而空灵。巡演的节目中,既有荣获国家级奖项的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遍地柳荫》等原创精品,也有经典节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鄂尔多斯舞》的全新编创。值得关注的是,鄂尔多斯《古如歌》与漫瀚调《天下黄河》的非遗活态传承,将蒙古族长调与黄河文化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彰显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文化润疆谱写新篇 民族团结凝聚奋进力量此次全国巡演以艺术为纽带,构筑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图景。开篇《幸福赞歌》以“各族儿女心手相牵”的华彩乐章,交织出民族团结的幸福画卷。漫瀚调《天下黄河》游弋于蒙汉文化交融的长河,高亢歌声中,九度音阶推涌出黄河奔流的壮阔诗行,令“沙漠之花”绽放出中华文化“血脉同源”的璀璨光华。经典作品《鄂尔多斯婚礼》历经半个世纪舞台淬炼,将民俗婚礼升华为文化共生的诗性寓言,绣金马鞍与银质奶樽的碰撞,始终鸣响着“美美与共”的永恒韵律。压轴作品《鄂尔多斯舞》自1951年贾作光创编之初,便以独特魅力深入人心,从华沙国际舞台的金奖荣光到新时代的璀璨光影,历经三代艺术家的传承创新,始终澎湃着守望相助的时代强音。接下来,鄂尔多斯乌兰牧骑还将走进上海、郑州、济南等城市开启文化交流之旅。从黄河几字弯到黄浦江畔,从首都北京到齐鲁大地,巡演路线覆盖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四大区域。这场跨越五千里的文化远征,流淌着乌兰牧骑以天为幕、以地为台,用文艺之光照亮北疆大地的红色基因。那些从天边草原采撷的艺术灵感、那些被滔滔黄河淬炼的文化精髓,始终在讲述祖国大地最温暖动人的“中国故事”。
乌海乌兰牧骑赴京演出,奏响民族团结欢乐乐章, 为加快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扩大北疆文化影响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5月6日乌海乌兰牧骑受邀参加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乌海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以精湛绝伦的技艺、精彩纷呈的演出,将独具北疆特色的文化盛宴,直接送到了北京人民的“家门口”。本次活动以“石榴花开美东城,百花齐放谱新篇”为主题,活动现场队员们身着美轮美奂的民族服饰,宛如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他们用悠扬婉转的歌声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观众呈上了一场融合民族团结深情与传统艺术魅力的视听盛宴。演出中,器乐合奏《神韵》以悠扬的旋律,展现出北疆大地的神秘与壮美;歌曲《等你归来》用深情的演绎,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思念与期盼,传递着民族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赞歌》的旋律一响起,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队员们诚挚邀请现场观众一同放声高歌,在经典旋律中追忆往昔,以艺术为载体,让北疆文化在歌声中传承、弘扬。整场演出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现场群众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真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民族团结带来的温暖祥和。接下来,乌海乌兰牧骑将以“民族政策宣传月”为助力,深入基层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用文艺的力量,在各民族群众心中播撒团结的种子,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守望相助、携手共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锡林郭勒盟旅游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5月11日,以“党的光辉耀北疆 京蒙携手绘华章”为主题的2025北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果汇报展”系列活动旅游推介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对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旅游资源及线路进行全方位推介,同时举行签约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活动现场,图片墙、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全面呈现了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显著成就。在非遗展示区,传承人现场展示精美物品,带领观众领略北疆文化魅力。此次活动由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共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果汇报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名优特精产品展示展销、“民营企业进边疆”招商会、旅游推介会、乌兰牧骑演出活动、地区美食节等7个单元。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集中展示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俗文化传承、文旅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果和生动实践。图为北京民族文化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推介会上展示的地方文旅特色产品。图为演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推介会上演奏马头琴。图为演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推介会上演唱。图为出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推介会活动现场的领导和嘉宾。图为北京民族文化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推介会现场特色食品吸引嘉宾品尝。
锡林郭勒盟:厚植文化沃土 抒写北疆文旅新篇章,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立足深厚的文旅资源,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持续举办文旅活动 展示北疆文化独特魅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探索北疆文化品牌打造新路径,持续举办重大文旅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全国冰上龙舟超级联赛总决赛”“锡林郭勒国际冰上龙舟锦标赛”、2025“歌游内蒙古”浑善达克天梯·二月二龙抬头冰雪拉力赛等重大文旅活动。其中,“歌游内蒙古”浑善达克天梯·二月二龙抬头冰雪拉力赛通过新媒体矩阵形成宣传热点话题,总话题播放量超2.1亿。全盟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积极开展北疆文化主题群众文化活动210余场次。“歌游内蒙古”百姓村晚大舞台、百姓村歌大舞台的场场直播吸引千万余人次网友在线围观。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推动了北疆文化在辽阔草原锡林郭勒活起来、火起来。不断繁荣文艺创作 彰显北疆文化丰富内涵鼓励乌兰牧骑不断创作推出彰显北疆文化内涵的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创作推出北疆文化主题声乐、器乐、舞蹈作品42部。在第七届内蒙古舞蹈大赛中,盟乌兰牧骑、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乌兰牧骑创作的舞蹈《北疆歌谣》、《奶·茶》、《北疆冬韵》、《北疆碗韵》、《暖忆》等舞蹈作品荣获多个奖项。举办了“弘扬北疆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乌兰牧骑优秀作品线上展播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展播《珍贵的回信》、《永远的乌兰牧骑》、《我爱你中国》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乌兰牧骑赴北京市昌平区、广州市、温州市开展“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用精彩的文艺作品生动演绎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让北疆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做好北疆文化研究阐释,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扎实推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盟1148处三普文物点全部完成实地核查及数据采集工作,核查率达100%。突出北疆文化主题,依托博物馆等文博场馆,相继举办了“北疆印迹——新时代锡林郭勒盟考古成果展”、北疆印象太仆寺旗画展、博物馆里过大年——锡林郭勒博物馆2025年春节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群星璀璨”——蒙古马精神主题摄影展、“四普”新发现文物展览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北疆文化主题展览展示活动。“驰骋北疆 赓续华章”蒙古马精神主题摄影展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陆续展出。全盟1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蓝旗的察干伊德文化生态保护区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古老的传统非遗技艺绽放新活力。年内,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将持续深入开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统筹全盟文旅资源,不断丰富北疆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发展活力,让北疆文化之花在辽阔草原锡林郭勒绚丽绽放。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